陳玉峯
無疆無壽金剛無經。
人們真正從歷史教訓學到東西其實不多,所謂的重蹈覆轍是司空見慣。因為智慧不在遺傳的系列,幾乎也無法從別人身上移轉。
多年來我一直在強調:負面群性對人類精神、文化、自覺的大阻礙。
本來群性是透過人類演化過程中,藉由大腦神經系統的漸次發達,同時伴隨著個體互助、競合等等複雜的交互為因果,也就是以群體性為單位,才從眾生之中脫穎而出。離群的個體通常無法存活,而且,遠在「人種出現」之前,人種的祖先親緣也都長期在群性行為中演化,不斷變遷的「群性」,是以基因密碼的基質(礎)而傳承,從而形成現今之「人性」,更且,在「基因人性」之中,晚近(不知幾千幾萬年?)又演化出超越「基因人性」的「抽象、精神或文化人性」,問題是我所謂的「基因人性」及「抽象人性」之間存有廣大的模糊地帶。
群性就群性,本來不必分正、負面。
基因人性中的群性,讓人們會感受孤單,會想把美好的事物分享,會形成所謂「仁」的概念,兩個人以上的一切所謂的倫理、道德的基礎,等等,另一面向,個人在群體之中總是智能降低一半上下,殘忍的特徵更強烈,所謂的意識型態、民族或一切的什麼族黨意識,甚至一部分的理念等,也是奠基在群性之上。現今最「惡質」的統治強權之所以得逞,也拜群性之賜。我實在無法形容那等「邪惡」,對諸多「不可思議之惡」的根源,只好說成「負面群性」。
「抽象人性」的進展,大抵同「基因人性」抗爭、反省而來,速率極其緩慢,而禪、佛的覺悟的一大部分正是擺脫「基因人性」的控制。歷來數不清的理念、信仰的「殉道」亦然。
群性或負面群性的內容或呈現罄竹難書。我在書寫玉山書時,翻出的老幻燈片,許多一樣可以是其「示現」。
1980年代上半葉,玉山地域是我的「管區」之一,當時不只于右任塑像高聳全國之最,底下旁側還有一塊「萬壽無疆」小碑。
後來被幾次搗毁的于右任塑像,其實是1983年重修完建者。
塑像基座有銘文〈修建後記〉,記載1967年設立後,經過十幾年後,呈現「碑裂石殘、『頻』臨傾圮」(註:有錯別字),1982年秋,「山友發現、自立晚報倡議」,於是組成了「修建委員會」、「解囊捐款」,在1983年仲夏修建完成,而「風範如昔,神采依舊、永垂不朽、同此山河」!
于右任塑像(1987.3.6)。
我從1981年11月15日拍攝玉山頂之後,不知拍攝、調查了多少回。1980年代玉山頂尚有避難小屋,後來才拆除。
玉山頂的避難小屋(1987.3.6)。 |
玉山頂的避難小屋(1985.10.31)。 |
而「萬壽無疆」碑歷來較少被提及。它是「恭祝 蔣公總統八秩晉三華誕記念」,落款者「台北市政府員工登山會會長高玉樹恭立」,日期刻上1969年10月31日。基座有一堆人名「玉山祝壽登峯隊隊員一同恭立」。
「萬壽無疆」碑。
玉山立碑「萬壽」的5年半之後,蔣介石往生;「永垂不朽、同此山河」的讚辭也煙飛塵滅。
後來,在清除「黑人像」的浪潮中,我從某學校的垃圾堆上,撿回了一座「蔣公」塑像,迄今還在儲藏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