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峯
1981年11月首度調查玉山的記錄,乃至1980年代下半葉,我只以簡單氣壓計等工具,多次反覆測量及植物、植被的調查,畫出玉山西向大剖面如下(上為左半,下為右半):
1994年11月我開撰台灣自然史系列《台灣植被誌(第一卷):總論及植被帶概論》(1995年11月由玉山出版社出版;2001年7月改由前衛出版社新版)時,將佐佐木舜一1922年及1924年的「玉山植物帶」列為台灣植被帶系統分帶論述的第一人,後來,1997年3月出版的《台灣植被誌(第二卷):高山植被帶與高山植物(上)、(下)》(晨星出版社出版),24—35頁,我將本多靜六1896年底跟隨齊藤音作首登玉山東峯回來後(僅齊藤氏登頂),1899年撰述的報告列為台灣史上的「第一份植被帶」論述,在此總更正:「第一份系統論述台灣植被帶者」為本多靜六博士。
2017年2月17日,我將植被誌的《檜木霧林帶》贈送給明治神宮當局,福德美樹課長回贈神宮出版的二本書,意外地揭示了我跟台灣第一位生態學者本多博士的隔世因緣。
日本回台後,撰寫了《七笑因緣—台灣檜木文化的溯源》(2017年7月,愛智出版),算是了盡一份該然且遲來的禮敬。
我與本多前輩的因緣,自是玉山史的一環。
玉山西向迄海的海岸植群是砂灘、砂丘生態系,後來,以人造海岸林為主,1980年代之後,海進顯著如前述。因為我是依玉山緯度向西沿著上、下(i.e南、北)山稜、附近據點,或相近的顯著地標,例如阿里山森鐵各站的海拔示意下來,到了平原區則直接依緯度而穿越嘉義市、朴子而抵逹東石的猿樹漁港,東石暨其南鄰布袋,正是海進嚴重的地區。
而1984、1985年我界定海岸地區,係依據台灣西部面海第一道山稜以下為「海岸地區」,因而這條大剖面欠缺台地(例如大肚台地、八卦台地等,大約55萬年來,由車籠埔斷層、彰化斷層等,所抬舉出海的頭嵙山層地體),直接由海岸線東進至約竹崎、番路、灣潭地區,原始時代的疏林「草萊之地」,甚至延展到觸口的八掌溪河床。
1980年代觸口之前,沿著阿里山公路兩側,鄉、鎮、市等人造聚落不予列入,則疏林區已全然改造為農田及旱作。我勘調時,旱作主要是甘蔗(台糖地,今成民間租用的草皮、遊樂休閒區;災變後原住民遷居聚落;官僚機關用地及樹木「銀行」區等)、煙草、樹薯、玉米及果樹等,自1990年代以降式微,今則近乎全面消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