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9日 星期六

【楠海策略(上)】

陳玉峯

玉山主峯南北縱稜大山屏、阿里山脈由自忠(兒玉)山到大塔山的縱稜,也就是玉山山脈及阿里山脈的兩道氣候大主稜之間,最主要抵擋板塊擠壓力道的橫稜(樑),就是西峯、前峯、鹿林山及自忠山連線,我將西峯等山頭視為較堅硬的結構體,而大小凹鞍則是相對的破碎帶。

這條主橫稜,劃分生物地理及氣候區為南、北,台灣南部的北界在此。

這三條主稜框出的南北長方格,北格即濁水溪河系;南格為高屏溪(荖濃溪)河系。

無論南、北格,檜木林帶以下的濶葉林型或植物社會,海拔誠然是影響的重要環境因子之一,往往卻因為立地條件,特別是土壤化育的程度、水分梯度及陽光照射的總量,毋寧才是限制因子或關鍵因素,海拔常常淪為次要。

無論南、北半壁,方格中另有多條南北走向的次要或小山稜,劃分各條主要溪流在上游支流的小水系,但北半壁通常較南半壁受光量較低、降水較多、土壤化育略佳或較潮濕;南半壁則漸次走向顯著的年週期旱季地區,或說,生態系的先天環境條件,大致上是生物的基本命格,此間複雜而變動性的相關,當然是生態研究的議題。

玉山主峯南北稜以東,玉山北峯東稜、八通關山、巴奈伊克山至秀姑巒山(3,825公尺;中央山脈最高峯)的橫稜,一樣劃分台灣西半部的南、北半壁江山,北部另伸展郡大山脈大山系,夥同陳有蘭溪(濁水溪諸多上游水系的一條)等集水區系。郡大山脈東坡面有郡大林道、西坡面有八通關越嶺路(及古道),兩者我都曾經沿線調查,完成植物社會的分類及描述。

        玉山山脈、阿里山山脈,以及西峯、前峯、塔塔加鞍部至自忠山的橫稜所圍框出的北格,中間又有一條縱向的東埔山小山脈,劃分東側的沙里仙溪流域,以及西側的和社溪(即神木溪)流域(包括上游的愛玉溪、霍薩溪及出水溪)。 

新中橫所見的神木溪(和社溪)(1985.6.6)。

和社溪的集水區系,在行政劃分上,屬於南投縣的神木村,而神木村得名於一株全球最高大的樟樹神木。如果以玉山為原點畫出四象限,和社溪流域就是第二象限的左半格。這一區域的開拓史源自日治時代的伐樟取腦,乃至阿里山林場伐檜史的末期,開闢的神木林道,直達現今玉山國家公園的「塔塔加遊客中心」附近。1980年代下半葉,我經常從水里(玉管處所在地),搭乘公務越野車經神木林道前往塔塔加、玉山地區執行公務,1990年代則此林道廢棄。


神木林道的人造柳杉林(1985.11.9)。


神木林道上段所見的山巒,最近一道山稜是人造柳杉林(1987.11.20)。

神木林道最浩大廣佈的「假長葉楠優勢社會」(1987.4.15)。

§ 神木村深山聚落何時拓殖?

依據1920年度(大正9年度)為調查全台樟樹所做的地圖測量,當時的和社區測繪地圖列出森林地3,609町、草生地1,681町,並無開墾地,但已經在製腦。因此,1920年代今之神木村應該没有聚落,有可能是1940年代中葉以降,才逐次拓墾者(註:《台灣樟樹調查事業報告書(1927年)》,郭自得譯,2020年,162頁),這些林地被劃分為11個林班。

而和社的樟樹調查是由隊長寺田勝次郎帶領30位職員、55位工人,於19201024日出發,完成和社、東埔、楠子腳萬等等合計8個地區,調查了174天,得出樟木71,579株(註:同書,170頁)。

§ 神木村的樟樹滿山遍野?

其中,和社區大約3,600公頃(註:1町=0.99174公頃)的森林地的樟樹,生立木有8,253株,倒木或根株有9,340株(註:以上包括本樟、油樟及芳樟,也就是植物分類上的樟樹);生立木另有陰陽樟4株、冇樟79株、牛樟206株,這3類的倒木、根株有102株。不管生立木、倒木、根株,也不管是否樟樹本尊,總計的「樟木」共有17,984株,存在於約3,600公頃的山地。

也就是說,平均1公頃面積只有5株「樟木」!

如果只以樟樹的生立木計算,則8,253株除以3,600公頃,平均100乘以100公尺的範圍內,樟樹只有約23株!即令樟樹偶有或常有群聚的狀況,那也不過是很小面積內的少數幾株樹,台灣低海拔山區的天然林,若說有樟樹純林,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但是,該調查報告書也調查出的確存有幼齡林的樟樹天然族群密生。

從種種資訊研判,台灣的天然樟樹是樟科優勢社會的伴生種,很罕見天然的「樟樹優勢社會」,但可在崩蹋地逢機形成小社會,卻因龐多濶葉樹相互競爭,最後形成極相林時,樟樹還是成為伴生種的角色。

如此一來,介於阿里山脈主稜及玉山山系下方,神木村的生態地位是何?作為玉山山系的山麓帶,神木村的原始林相是什麼?代表何等生態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