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7日 星期六

【拾穗(A35) ──壁觀】


陳玉峯
電影的神話達摩,或我先前寫的,加上古來的圖畫,達摩的基本造型或影像,常是打坐或坐禪的模樣,或被描繪成「面壁」。然而,阿里山鐵路眠月線那座「達摩石」,是面向石鼓盤溪的空谷與太虛。可悲的是國府據台之後,達摩石被改為「羞辱性」的石猴,或說,石只是石,不同的人,從石(鏡面)看出自己的模樣。不過,921大地震之後,加上餘震,達摩石的「頭」就滾落了。
日治時代的達摩石,面向空谷與太虛禪坐。

為什麼達摩會被後人想像成「面壁」坐禪?如果要在山洞裡坐禪,我去過印度的一些人為打出來的修行用山洞,環境清靜單純,例如阿占塔、愛羅拉等,何必千里迢迢跑來中國面壁呢?又何必一來就去跟梁武帝講「空」話呢?

我想引起後人想像的根據,出在他的〈二入四行及雜錄〉裡的記載。
「他」說:「理入者,謂藉教悟宗……捨妄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等一……」,而且,他在傳授二祖慧可時,說:「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
「凝住」是一心專注在某特定處;「壁觀」卻不是看牆壁,要是看牆壁還不如蒙起眼來,不就更輕鬆?何必自虐?
「壁觀」在我的體會,大致是正要起心動念的瞬間,也就是將起未起,或將滅未滅的那個「界面」,是我純直覺的感受到,那個可以感受的意識自體或瞬間,也正是我心目中,可以觀進「靈魂(意識的原點)」的界面,或形容詞或名詞的「觀音」,甚至動詞也可以。
我使用「界面」這辭,相當於達摩使用「牆壁」,而鈴木大拙說:概括而言,佛教是「慧」的宗教,其教說是繞著「智慧(prajṅȧ)」而展開,以這類慧眼,就可見「心」,且從心的繫縛中脫離出來,從而「分別、計較心」就會被超越,而達摩把這個「慧眼開」叫做「壁觀」。
我相信很少人看懂鈴木大拙在說什麼。因為「心」字作了很多不同義的解釋。在我而言,我把「心(識)」按照大乘佛教及現在心理學、認知科學等的字眼,分成多層次。




我視佛教的最深一層的「阿賴耶識」為西方所謂的「靈魂」,也就是我認為的,「觀音」所要觀進去的,終極的「心音」,或說「靈」自體。每個人的這個「靈」,就是「佛」,是完全沒有任何物質,沒有任何形狀,而且,「靈」就是那個能意識、能察覺、能感知一切的終極處的無形。我以前寫的文章把它當成從受精卵就已出現的「東西」。
「靈」是不沾鍋的,是沒有因果關係的,是沒有「業報」的,是能意識一切的意識本尊、原點,無法形容、不可言說的不是東西的「東西」,也是宇宙原點的某種不是東西的「東西」,甚至於所謂的宇宙萬象,只不過是這個意識終極本體幻變出來的。
電影《駭客任務》說的程式母體,差不多就是「靈」。
「靈」的活動叫做「應現」(神佛無形,應物現形,也就是「心不自心,因色而有心……」)。靈往下開展或「應現」為「未那識」,也就是人一般無法「控制」的「潛意識」,只在睡眠時,特別是淺眠時的做夢才會察覺它在活動。
再往下開展或應現出一般所謂的,會思考,會有意志力、有精神力,或一般的「我」,包括理性、感情的所有「心識活動」,或一個字「意」,也就是會執著、會邏輯思考、會愛恨、會渴望、會希望、會感覺的東西。
這個「我」,是隨著受精卵分裂成胎兒,且在出生後的後續發育才逐漸明確的。這個「我」大抵是大乘說的第六識,也就是「意」。
「我(意或我執)」有抽象的思維活動,有很大的一部分是靠藉往下開展的感官識覺來運作的,也就是所謂的五識:眼、耳、鼻、舌、身,是有物質或身體感官為載體,並經神傳導電波來傳遞、聯結的。
「我」經由六識的具象、抽象的學習、反應,分分秒秒累積成為知識、經驗記憶、習慣,這一切的過去式的經驗、知識海,就是「自我」。一般在說「自我中心」的「自我」,也就是會比較、計較、貪欲、痛苦、歡樂的心。
「我」與「自我」常常混合在一起。「我思故我在」、「我在故我思」都是這個層次。
以上,我把以前寫過的,倒過來再寫了一次。
「我」、「自我」的認知、認識,都是比較、計較的二元論、分別識,也是一切知識、經驗、成果的總和。
達摩告訴慧可的話,我改寫為:
「請將『我』、『自我』的起心動念都消除掉,在你漸漸不思不想之後,就可以像基努李維一樣,進入虛幻的程式世界,不受經驗世界所控制,也就是《金剛經》在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時候的『心』已經是自由、自如、解放掉自我的『心』了,而且,還要更更專注凝神,你還有一道臨界牆要突破,而不只是像基努李維在程式中跟程式對打,不會流血、沒有疼痛、比子彈快多了,因為那些一切的感受都是虛幻的,而且,你必須連過去殘存在你潛意識當中的所有東西都清掉,可是你畢竟還是有個由受精卵而來,也就是由愛而來,由群體合作、世代傳承而來的身軀,經過好多代的修練之後,你就可以突破最後的界面,成為救世主、靈本尊,而改變一切。」
所以,達摩的「安心法門」說:
「但有心分別計較,自心現量者,悉皆是夢。若識心寂滅,無一動念處,是名正覺。」
「即心無心,是身為通達佛道。即物不起見,名為達道。逢物直達,知其本源,此人慧眼開。」
「心是非色,故非有;用而不廢,故非無。用而常空故非有;空而常用故非無。」
我把心分層次,每層次依今人相對可以「感受」的方式解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