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4日 星期五

【無粉洗衣(12) ──「魚」課(5)】

陳玉峯

筆者上凱道為藻礁永存音樂會致辭演說(2018.4.28;總統府)。


各國總統的就職演說、歷代名人各種場合的演講、哈佛大學每年畢典的例行開講,歷史上數不清的偉大宣示、公開談話,甚至多如牛毛的大師演講,聽眾之所以「醍醐灌頂、如雷貫耳、聽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而發出讚嘆,除了發言者具備若干程度的內容以外,其實最大的成分,往往是聽眾本身的自行創發,也就是透過「名氣、身分、地位、流行、財富……」所營造出的某類氛圍,激發或感染聽眾,引燃聽者的幻想、希望、仰慕、補償、寄望、抒解……,而這些虛空的感染力會相互加持,互相抬舉、坐大,而歸於演講者身上。

各類型宗教師則擅於吸收信徒的願力,聚集於他身上,形成一種場域氛圍;最厲害的「修行人」,聽說可以運用其腦波,去影響特定範圍的群眾,置入他們的意識,左右其幻象。
這類型具有臨場感的感染力,主角至少得有相當的智能才能駕馭群眾的幻象,至於多年來在網路上,靠藉文字或造假過的影像,想要吸引觀眾的,大抵宜歸類為騙術。
簡要一、二句文字吸睛,誘發點入觀看的騙術並非台灣文化,但因耳濡目染太久了,如今的年輕人也常引用這類空洞的手法。
歷來典型的文字誘騙術,舉一、二例如下:
「一句話,讓千萬人目瞪口呆……」,於是很多人就想看這句話,即便純然空洞無物,卻有弱智化觀眾的催眠效果。
「你正要錯過一場價值千億的表演,演出者的身分,嚇呆了所有的人……」
「這位神祕的小孩一出現,立即造成轟動熱議,尤其鏡頭一拉近,所有的人嘴巴都合不起來(或眼鏡片瞬間破裂……)」
這類型鬼打架的文字,竟然可以吸引人,真是文字語言的墮落與恥辱!而稍有思辨能力的人,可以一眼將抽象垃圾丟棄,然而,我們歷來的教育者本身,常常自己就不具足充分的思辨能力,更多是理論的鸚鵡等等。
歷來我一學期的課,常會有堂「如何讀書做學問的方法」、「如何破除自卑情結暨智能定力的培育」,或「思辨能力的訓練」,而「餘」課中,我將視聽課者的狀況,夥同「禪除自我」的涵養,講述一、二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