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峯
§ 台灣油杉的族群分佈
依據日治時代的資料(林渭訪、薛承健,1950,《台灣之木材》,80頁,台灣銀行金融研究室編、印),台灣油杉在台灣北端的坪林尾地區,1900年伐採甚多,可能砍掉了大部分較為集中的菁華區,1950年代尚存者,有姑婆寮溪與金瓜寮溪的分水稜上,以及其東部之山脊海拔300~600的公尺段落;南台,以恆春半島西側潮州之枋山、苦來安社附近,海拔約900公尺(註:枋寮山)地段,以及東部大武地區濟格苦來社附近(海拔500公尺)等散生。當時,潮州事業區材積尚存約140立方公尺。
而北部的油杉,氣乾材比重0.682,全乾材比重0.586,一般取為建築、橋樑、板材之用;南台自古為原住民採為建築用材。1930年代末葉至1940年代上半葉,日本人下令禁採。
顯然地,潮州的油杉在1950年代以降被伐盡,而坪林剩餘的族群,1986年設置自然保留區,保護2百多株殘存木;南端則於2006年4月10日公告成立「大武台灣油杉自然保留區」,確保5公頃餘的目前最大族群,號稱4百多株。
一般資訊提及,台灣油杉每隔2~4年才產生毬果,但約每60—70粒種子才有1粒可能萌長成苗,受粉成功率甚差,絕大多數都是空砲彈,而南、北族群在基因方面已然發生顯著的分化。又,野外族群被認為「天然更新困難」,但事實是否如此?
2019年4月26日,政府公告解除了台灣油杉自1987年以來,被列為「珍貴稀有」的行列,因為目前已培育大量的苗木,一旦還在文資法的「珍稀」限制下,則無利可圖?
§ 文資法的珍稀是什麼冬冬?
人們在極端困境或險境,只要能保命,包括家園、一切財物通通可以丟棄。準此人見,如果可以透過基因工程等技術,複製出幾百、千、萬個你,而且如同科幻電影的情節,也可以把你的經驗記憶,植入你的複製人,試問原本的「唯一的一個原來的你」,是否可以殺掉,你同不同意?
接著,現今全球79億人,請問你同不同意選擇1百位、1千位或1萬位包括你在內的「人類菁英」,複製成79億「人」,而將原有的79億全部殺掉?
科幻片挑戰的,往往不是科技,而是人性、價值觀、意識型態、倫理或道德、生命意義等等哲學議題。
所謂的「珍稀物種」、「保育、保護、保存」等,並不等於「保續」,而這些字眼、定義、觀念,通通是人本人見,絕非自然眾生。
文資法、國家公園法、水土保持法、森林法……系列與自然生界相關的法律,徹底是人類社會的人本法,大抵是工業革命之後,人類社會的發展危及人類自身及未來世代的反思或檢討後的人文產物;人類從個人的自我中心,經家庭、親戚或朋友,到自身社會為中心,乃至國家、國族中心,再到人本中心,然後,延及動植物、環境,到整個地球生態系的生態中心,人種走了2、3百年,其實一面倒的,幾乎全然没有什麼眾生真實意的內涵。
物、化無機、機械世界遵循定律(Laws)、定理,只有更多因子複合交互影響的複雜度,没有例外。會出現弔詭、模糊、既是A又是非A,是出現在物質微粒的極限探索之際;生命世界則是以「唯一」為最大特徵,没有定律!我從1980年代反對基因重組工程,強調生命的唯一性、不可逆且無可替代,那是生命價值、尊嚴、目的(如果有的話)、一切意義所從出的根基。
我瞭解世人從自我中心到生態中心還有許多世紀的漫長路,並非對錯、是非等二元論述所能破解,我只是反覆提醒,因而歷來講了許多例如:「可以重覆演出的叫戲劇;永不回頭的叫人生」;「感情是最深沉的理性;理性是最優雅的情感」;「山山不同,地地互異,没有任何一座山可以取代另座山」;「土地公比人會種樹」;「佛法即自然法」……之類的旁說側擊。
生態中心、自然平權絕非要人回到茹毛飲血、洪荒世界,而是從精神、價值、文化、意識等形上內涵的演化,傾聽、傾感、傾受、體悟吾人與宇宙萬象內在聯結的關係,明白自己一切情識、思維所來自的原鄉。所謂的「珍稀」可以是無所不在、遍在。
過往,因應山林運動我的呼籲:「不是你的傷口你不會痛」;「人不可能為非所愛而戰」……,如今已可塵封,文資法等20世紀的後手消極作為,如今可以精進、內化、提昇為文化的躍升,我相信台灣民間多如牛毛的各種群組、同好,必然可以擊出21世紀的生界普世哲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