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8日 星期五

路邊攤

陳玉峯

猴子來了,一手恰可伸進抓花生,但抽出時,抓滿花生的
猴掌卻卡在甕口,猴急了吱吱叫。(圖片:民報繪製)
我已經盡力了!

依據統計,失敗的人最常講的一句話:「我已經盡力了!」
有些時候真的如此,更多時候並不盡然,偶而,的確「非戰之罪」
折磨、痛苦往往是人生最佳的醫師;失敗更是人生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你哭,務必相信,淚後的人生更光明!視障作家海倫凱勒的名言:「有視覺的人,看得很少!」有了失敗,或許可以看得更多。

激進與保守

克列孟梭(Georges Clemenceau,1841-1929,法國總理)說:「如果一個人二十歲時不激進,那他心裡有毛病;如果他三十歲仍然激進,那就是腦袋有問題」
邱吉爾說:「四十歲之前不是自由主義者,沒有勇氣;四十歲之後不是保守主義者,沒有智慧」
這些都是茶餘飯後的聊天話,意義貧乏。真實世界的激進與保守非關年歲,激進與保守也無界限,重點在面對瞬息萬變的客觀環境時,活體智能的展現,不幸的是,大多數的「智能」都是事後諸葛。
成敗論智能則是最弱智的行為。這裡沒有定論。

一把花生

台灣獼猴常常折損農作。老輩台灣人眾多捕捉獼猴的方法之一:
人們設置一甕,甕中放入香噴噴的花生。所謂的甕,常是開口小而肚大的液體容器。
猴子來了,一手恰可伸進抓花生,但抽出時,抓滿花生的猴掌卻卡在甕口,猴急了吱吱叫。人來了,猴更急,但就是死也不肯放棄那把花生。人掄起棍棒往猴頭一敲……
台灣話說:鳥為食亡,猴子亦然。
人們稱讚猴子聰明,也罵猴笨,寧可要一把要不到的花生而命喪九泉;然而,罵猴的人高明了多少?
每天的社會新聞,猴笨之人前仆後繼,絡繹不絕、永世存在,不只罵猴,罵人也罵自己。

一把沙

不智、不情的「希望」就像手中的一把乾沙,愈想擁有,流失愈多。

得罪了!

網上有人Po出:「從來沒有得罪過人的人,那就注定不能與人深交,過分的平和與寬容,反而是會喪失了做人的準則……」
我回句:「世上有『從來沒有得罪過人的人』嗎」,你看,馬上「得罪」了人;嬰兒一出生「得罪」最大了媽!

把握時機

1988年、2005年我分別詳實調查了南橫公路全線兩度,並未發現某種蔓藤植物數量多。後來有次車行南橫,該蔓藤族群正盛花,這才發覺它的數量大得驚人,只因未得其時,以致欠缺「一鳴驚人」的效應。

地球生命生長有時、開花有時、結果有時、死亡有時。夥同諸多自然現象,教我理解、瞭解、悟解,該你上台、該你表現、該你力爭、該你沉默、該你歡樂、該你悲傷、該你任何的該然,你都該該個透徹,否則再也沒有機會。

此等「該然」是屬於「合時之該」。日治時代的教化讓台灣人強調:做個人,你得有個「La-Si」,也就是「樣子」。小孩有小孩的樣子、父母有父母的樣子、什麼角色就該有該角色的該然或樣子。不合時、不得時、不像樣,往往就是怪里怪氣或不自然。

頭腦體操

誰都知道,人類生來就得運動,更且年歲愈大,適度的運動愈形重要。而頭腦更須要隨時做體操,舉凡數理邏輯、聯想、冥思、觸類旁通、系統沉思、明察秋毫檢驗……,多多益善。要知人類一生開發且善用大腦的使用率,通常不及百分之一,其他百分之九十九都淪為腦渣,暴殄天物。

相信我,天底下沒有真正的「用腦過度」,那通常只是情緒鑽進死胡同的代名詞,絕非用腦。腦筋愈用愈順、愈操愈澄明,而且,更有助於專注或禪修。不過,用腦甚耗能量,遠比體力更耗能,你得適時適量補充。

隨意擺路邊攤僅只建議你,請你在生活任何細節、結構性、大因大果等等面向自由大肆發揮。至於像我以上列舉的小小攤,任何正常人,一生可以創生數萬、數十萬則,往往可以點綴生活情趣,活得有意思些。



~~本文轉載自《民報》2014.7.1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