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7日 星期一

【《七笑因緣》12 ─堺重旅館與上松町】

陳玉峯
荷蘭人入侵澎湖的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戶開設「幕府」政權。在此之前,1593年,豐臣秀吉派人要求台灣原住民向他「朝貢」,這當然是荒謬的,台灣沒人鳥他,5年後他就死了。
德川家康繼起之後,也派人想要「經略」台灣,但他自從1603年在江戶落腳經營政權以來,內政忙得不可開交,經略台灣也不過是說說而已。1604年,德川家康為了統治日本,以江戶的日本橋為起點,花了168年打造所謂的五大官道,其中,由日本橋走入中央高地,經過今之長野県木曾地區,抵達京都的「三條大橋」的內陸道路叫做「中山道」。按字面及實質上而言,或者也可以叫做「山中道」?
中山道沿著木曾川打造的路段,即今之日本古道之一的「木曾路」。我們這趟檜林之旅,焦點就在木曾路西側的山地,日本檜木林的原鄉。
中山道自1604年起造,1694年完成,從江戶的日本橋到京都的終端長達540公里,或約古日里129里,沿途設有69個人畜住宿的驛站。其中,木曾路上,由南往北依序為馬籠宿、妻籠宿(第42站)、三留野宿、野尻宿、須原宿、上松宿、福島宿、宮宿、藪原宿、奈良井宿、贄川宿等。
我們下榻的首站即上松,但如今的上松町聞嗅不到江戶時代的古味,原因是1950年發生一場大火,燒毀6百多戶木造古屋,其中,我們住宿的堺重旅館燒毀了後半段,我住的靠街房間還是原味,只在外觀上翻修了新建材,骨子裏還是日本扁柏古建材。
原本我們想由旅館主人阿嬤,問些在地人與檜木林的關係,但可能因為檜木林自古即隸屬於貴族或統治階層所掌控,人民所知有限,遑論山林文化。因此,我改由旅館本身的歷史切入。
這間其貌不揚的迷你旅館,早在江戶幕府末期即已存在,而且是幕府指定的宿站之一。我由阿嬤與翻譯者斷續的問答中,歸納如下:
1.木曾地區森林資源屬於貴族、武士所有,人民以務農為主。
2.江戶時代上松町一帶人民除了受雇於貴族伐木之外,以養蠶賣繭為主業。
3.養蠶業直至二次大戰後式微。
4.1945年之後,由於政府為安頓各地返國之無業軍人,開國鐵令其等為業,農林單位也安排諸多軍人前來木曾地區伐木。今之鐵路附近,殆為貯木場。
5.今之上松町火車站於1970105日落成。
6.上松町在江戶幕府時代家家戶戶養有一種「木曾馬」,屬於短腿、耐操、溫馴又勤快的品種,受到全國各地好評。此地也設有「木曾馬」養殖的馬場,各地皆來此買馬。
7.木曾地區因屬山地,水田甚稀,居民以蕎麥(麵)為主食。
8.江戶時代之所以選擇木曾路,乃利用山地地形的隘道,容易在險峻處設置關卡,控制出入。
9.上松町等木曾地區的經濟暨生活型的大變遷大致是:農業、蠶絲業、林業、半觀光化的流程。
……
我錄音著似乎事不關己的異國萬象的碎片,不見得有任何意義,卻是旅途可資聯結的意象,狀似浮光片影、林間落葉,而可以是天河鵲橋。
話回堺重旅館。
老闆阿嬤的敘述隔著語言障礙,仍然足以透露素民文化的涵養。說是草根,不如說成天庭上自生的花草。
「在那山上喲,長滿著雄壯的木曾五木捏。最早說是將軍的、貴族的,人民去砍伐諾,斷頭斷腳的;後來歸屬於伊勢神宮的神明喲。1945年戰敗之後,東京各地多成廢墟,各地回來的軍人需要工作,所以呢,重建要木材、失業要工作,我們這裡就展開了大規模的伐木,河流岸上、國鐵旁多是貯木場吔!
我從極端貧窮走到今天吃得豐盛,世間路都歷經了啊!
日本人最長壽的,原本是琉球啊,後來美式飲食盛行,男壽最高的,就是我們長野県;女壽則居全國第二啊。因為我們粗茶淡飯、勤於走路,孩童時一天上下學走了1415公里田間路喔。可是呢,我們的高齡並非健康、長壽型,而是多病痛啊!
你們問我旅館事,這可是祖先基業、官定上松兩家驛宿地之一吔!遠在江戶時代,攜帶大量現金的蠶絲商人從愛知県等各地前來採購,他們必須投宿我們家及另一家,才能獲得安全保障。
旅館紀錄簿上,最早的明確一筆,明治13年(1880)住在這裏的那個人,是為了書寫這個村莊的歷史而來,因而留下了文字記錄。
戰後,來此旅人多為伐木工人、木材商及手工藝(木製)者,如今轉變為旅遊、研究動植物的學生、研究者……」
阿嬤勤快地翻出一堆古物,也指著旅遊摺頁上的在地特產介紹。其中,一本泛黃的老照片最吸睛,那是一冊貯放在一樓或半地下室倉庫中,1950年大火逃過一劫的夫家古記憶。內中有伊勢神宮伐採兩株「神用木」的大照片祭儀,有她仙逝先生的童年照,也有上松車站1970105日落成,或神宮用材的運輸……,我強烈感受到老輩日本人的集體意志及記憶,超越個人主義或自我甚多!
阿嬤也指著中庭樹下的舊倉庫,說是老照片簿所來自。至於火焚後卻保存的倉庫為何不處理?她說:「長輩說超過1個半世紀的建物拆掉可惜,留著紀念,何況大火也無波及,算是奇蹟!」是啊,這就像老樹根頭,牢牢伸進地土的況味。
當我問及木曾川的木材水運事,阿嬤說「木曾五木」歌就有一句划木筏者。歷史多可由眾人殘破的記憶去拼湊。
旅館客廳牆面上一幅從木曾川對岸高地,拍攝上松町的長條黑白照片,說是她先生於1950年代的作品。
天寒地凍外殘雪的上松町小旅館內,一頓晚餐,配著幾個世紀前的歌謠,阿嬤說兒子在外謀生,跨越5個世代的旅館只能到她劃下終點。而她沒有年齡感,她喜歡與來自各地的旅人聊天。
小草雖小,牢牢結實地走過大地。它的根系,一向是歷史文化的根基。
旅館雖小,悠遠時空厚度足夠(2017.2.18)
旅館客廳鬼面掛柱,避邪乎?(2017.2.18)
詩簾布禮讚著木曾路的芬芳(2017.2.18)
火劫後保存記憶的古倉庫(2017.2.18)
從倉庫找出的舊照片簿(2017.2.17)
1970105日上松車站開站紀念照(2017.2.17)
伊勢神宮伐採神用木的集體記憶照(2017.2.17)
伊勢神宮運輸神用木(2017.2.17)
1950年代的上松町(2017.2.18)
我們離開旅館前的合照,左起柯金源導演、于立平製作人、阿嬤、陳月霞女士及筆者(2017.2.1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