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6日 星期一

【搶救西南半壁的天兵天將(1) ──羞禮花(Biophytum sensitivum DC.)】

陳玉峯


你可以叫它感應草、見羞花,當然也可以使用不大符合中文語法的羞禮花。
感應草的體型袖珍,不惹人眼,但只要你定睛注目,瞬間瞝住你的驚喜與內在的某種觸動,它,是那樣奇特的造形,一碰觸,如同含羞草般,葉片就閉合下垂,像極了舞者謝幕。
它全株造形就是一根主莖直立向上,莖的最上部,叢生羽狀複葉,其生存策略有點像是迷你型的「菁仔叢」(台語叫檳榔為菁仔叢,意即直楞楞的一稈,上端長出叢生的羽狀複葉及檳榔,影射為人傻呼呼的直腸子,不知禮俗等變通。),爭取脫離地面的陽光。
神秘而有趣的是,它們的族群在嘉義以南的年週期旱地、惡地形泥岩砂質土上,以一年生的生長型,因應節氣而萌長,夏末開花、結實至秋季,冬季或旱期枯落而形骸消失,直接反應氣候變遷且調整下個年度的基因池(gene pool,指族群個體能否萌長、繁衍的基因集合),它們簡直就是天文、地文的小精靈,敏銳地呈現節氣的變遷,形成台灣西南半壁的低草植被的指標物種,銘記台灣地理氣候區原本的真面目(台灣若除去山地、高山,則生態系略似澎湖等全球的疏林形相)。
而它們的葉片晚上會睡覺,白天時,一遇風吹草動、外物碰觸,之所以敏銳閉合的機制,固然可以解釋清楚,然而,這類植物運動如何演化而來,有何生態意義(how comewhy?),恐怕就眾說紛紜,天人釐不清?
在我長年採集調查史上,大概就是馬頭山存有最大的族群,2017115日的勘調中,予我相見恨晚的感慨,因為這片南台丘陵異軍突起的馬頭山系,刻正面臨有史以來,徹底毀滅的殺機,所謂的「乙級廢棄物處理場」即將毀山填置。有人估計,這片不及30公頃的山谷地,擁有「2000億」(不知如何計算的?反正利益極高就是!)的價值,用來盛裝龐雜無法處理的垃圾商機!
西南半壁年週期旱地的泥岩地形,是台灣百年來,生物、生態研究失落的環節,歷來無人探及台灣在經歷冰河期、間冰期、小冰期、乾旱與潮溼的輪迴歷程中,泥岩地等惡地形,提供特定生物群的調整基因庫!它們是生界演化關鍵的一環節,迄今從未得到研究界的重視。這群天兵天將千萬不能因為人們的無知而滅絕啊!

馬頭山神有靈,祈願降下護國庇蔭啊!阿彌陀佛!

1 則留言:

  1. 陳玉峯老師您好,
    我是民報的編輯,由於看到老師這系列的三篇文章,對其中保育台灣原生植物的理念和生動描寫感到非常有意義與有趣。想請問老師願不願意讓民報轉載〈搶救西南半壁的天兵天將〉的系列文章。這是我的聯絡信箱:luciachen0916@gmail.com
    麻煩老師了,謝謝。

    民報編輯 儀慈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