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峯
~用心走過的足跡叫道路,流轉心田的叫記憶,記憶與道路交錯盤桓,滋生美麗且豐富意象的偶然與巧合,或即因緣~
我的流年走到玉山山塊、阿里山脈山麓地帶的梅山鄉,緣牽台灣靈性原鄉,李岳勳前輩英靈的導引。也是李前輩走過的足跡,教我回溯陳永華過化存神的,台灣奧妙的山川傳奇。於是,我來到了李前輩的故鄉。
§
梅山鄉地名的由來
1721年鴨母王朱一貴揭竿反清之後,清國深恐「叛民殘黨」流竄內山,與原住民「勾結」,加上該等年代華人不斷入侵、盜墾原民領域,且不時滋生鬪殺事件,因而在1722年劃定「土牛紅線」,也就是在地圖上勾劃原民與華人的界線,並非真正設置「土牛溝」,更無「隘勇」看守,純屬紙上作業。
在此將近三百年前的中部地區,華人大致尚未入墾丘陵、淺山,因為由當時這一段段「土牛紅線」檢視,今之梅山鄉的範圍盡屬「蕃地」,或日治時代宣稱的「奧地」,大多為鄒族的傳統領域。
梅山街肆(2016.9.13)。
|
梅山鄉大抵是清國統治中、後期,華人才逐漸分波次移民拓墾。起初,梅山不過是華人在山腳地帶行旅經過之地,後來有人在溪邊設寮販賣「米糕糜」給旅人休憩、食用,因而梅山舊地名叫做「糜仔坑」。
1717年的《諸羅縣誌》(陳夢林撰)很可能從台語「糜仔坑」音轉中文字,首度將該地登錄為「梅仔坑」,依此記載,華人在梅山並無顯著的聚落,只是路過。反正從史料考據等,大致可以確定華人是在1740年代以後,才以收採原始闊葉林內的資源為目的,進入梅山鄉區,從而設置簡易工寮,採集黃藤、樟腦或製板等,而梅山本身或即少數幾戶人家,提供客旅方便的驛站。
然而,出版於2010年,顏尚文教授總編纂的《梅山鄉誌》敘述(52、53、714頁):1708年詹陞向官府申請墾照,開發梅仔坑荒埔,而73頁說梅山庄1708年「此聚落已存在」,但遍查全鄉志,我找不出「申請墾照」與「已存在聚落」如何同時存在的聯結式證據,換句話說,有可能撰寫人「認定」這「聚落」是「先斬後奏」,抑或草率落筆,或說想當然耳?而714頁「大事紀」在1708年之後,隔了近百年,才列有「1807年(嘉慶12年),9月吳才竹紙工場成立」,或說百年間「找不出」明確證據或資料,足以探討早期開拓史?
而李若文教授於2000年發表的〈日治時代、梅山地方之發展與變遷——一個「協力者」鄉庄的形成與認同〉,提及「……地契等民間資料顯示,康熙47(1708)年今日梅山鄉境內已經有漢人移民入墾,而往後違令越界的事則越來越多」,或許即是出處。
我以李岳勳前輩出版於1959年的《梅山鄉的全貌》,詳加對照該鄉誌之後,決定採信李前輩的見解,並以個人生態研究的心得,加以演繹,畢竟該鄉誌除了大量引用李前輩的書寫之外,「新發現」的內容似乎不多,但我的旨趣不在開拓史的考據,而在於體察李前輩的思路。
因此,究竟「梅仔坑荒埔」是否就是現今的梅山,明確地點在何處,我無能下判斷。目前為止,似乎也無人可以斷定《鄉志》的「真實程度」?但「梅仔坑」地名的由來,我認同李前輩的「糜」說,而非「開發前此地長滿野生的梅樹故得名」,梅樹是華人帶進台灣的外來種,歷經數百年始終未能馴化「入籍」,何來「未開發前長滿野生梅」?!野生梅有可能是頭嵙山地層上的「庭梅」,在梅山鄉「野生長滿」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我認為「梅」說,最可能是國民黨在二二八事件之後,被「政治正確性」無限上綱誇張的結果,但清國時代華人的確有可能在此地「遍植」梅樹,卻非關地名緣由,反而是國民黨據台之後,因梅山地名而大量種植梅樹。
而較早為地名之爭議,在今之梅山公園種梅樹,是在1920、1930年代,因為1920年台灣實施地方自治,原「梅子坑區」被改名為「小梅」,梅山人為此名很不爽,江德樹先生擔任小梅庄長期間一方面申請改名梅山,另方面在庄有地(今梅山公園)大種梅樹。
2016年9月13日,太平村嚴清雅村長及梅山文教基金會許應典執行長,帶筆者前往豬灶溪畔,據稱是古代賣粥處,也就是梅山公園丘陵地東側下方,古稱豬灶溪的小溪溝,如今已經人工整治成半自然的排水溝渠。
坦白說,我不在意該地是否真正是梅山地名的起源點,僅止一個意像已然足夠。它反映的,代表先民必先確保有水源,方得生息。我想像著此地在原始時代,最可能是大葉楠、黃杞、香楠、樹杞、江某、榕屬樹種等等的亞熱帶雨林,且台灣芭蕉、水同木等點狀或小群聚存在。而樟樹、茄苳等,也會在特定區位繁盛。附生的山蘇花,林下豐富的蕨類物種;翠綠龐大葉片的姑婆芋,以及繁多草本灌木滋生;黃藤等針刺型鉅大的蔓藤蜿蜒穿梭,更有目不暇給的野生動物、昆蟲孳息綿延。
洪荒時代,梅山地區的森林合該壯碩,氛圍必然幽深緲遠。我額外的冥想,山林地氣至少得該以孕育人文世界的巨擘。而我由李岳勳前輩的筆觸及出版,我對梅山農會的文化氣息頗感好奇,它似乎迥異於台灣其他地區。
梅山公園路口標誌(2016.9.10)。
|
今之梅山公園(2016.9.10)。
|
梅山公園內的紀念碑區(2016.9.10)。
|
梅山公園自生的本土樹種台灣楝樹,其下方是外來種的梅樹(2016.9.10)。
|
梅山公園內的梅樹(2016.9.10)。
|
Nice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