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3日 星期三

【〈雪山盟〉山林文化與景致(6) —雪山山體與翠池地形之我見】

陳玉峰
暫且放下地科的專有名詞或術語,也不管山脈水文實際繁複的細微,請容我用最簡化的平常話,解說翠池的由來。
想像一下有部超級推土機,以北(偏東)至南(偏西)的角度推擠台灣,於是,台灣島的地形形成大略平行的幾條超級直線。
第一大條,直得有些過分的,就是從蘇澳,經花東縱谷,到恆春半島東海岸九棚的直線,這條直線即這部推土機的推刀口。
由於像千層派的地層(原本都是水平,沉積出來的)被恆定地推擠(註:每年岩漿走動約8公分),相對最堅硬的部位,被擠出第二大條的直線,即中央山脈的主稜脊。此線大致由見晴山、向南湖北山貫穿。
第三大條線是相對最柔軟的斷層大凹陷,即四季到思源埡口的蘭陽溪谷大斷層,因而歷來被稱為台灣最大的一條構造線。
隔著蘭陽溪谷,與中央山脈隔溪對峙的,是雪山山脈第四條平行線突起。有趣的是,第二至第三至第四條直線大約等距,都是78公里。然而,雪山山脈這條直線並非穿過雪山主峯,而是從邊吉岩山、桃山,經雪山東峯,到志佳陽大山的連線。
     第五條平行小線即東霸尖山、布秀蘭山、素密達山、雪山主峯西稜的3,656高地,到雪山西南峯的連線。此外,還有許多平行於此五大平行線的連線。

第二至第五條地體平行線。
而橫跨在這五條大平行線之間的,大致呈現東西走向或偏斜的山稜,就成了頑抗超級推土機的橫樑。其中,翠池三叉山—雪山主峯—雪山東峯連線就是一條;隔著七家灣溪的對面,由西邊的布秀蘭山,經品田山(3,524公尺)、池有山到桃山(註:武陵四秀的3個山頭)即北方的另一條。這兩條橫稜抵擋著雪山山脈兩條平行縱稜的龐大壓力,也擠出了品田山最易觀察到的地層扭曲,而幾近從水平翻轉成垂直。
南稜的擠擋,就擠昇了台灣第二高峰的雪山主峯(3,886公尺),以及其西側的3,656公尺的高地,乃至更西方的翠池三叉山(3,565公尺)。而翠池就在3,656高地的正北偏西下方約310公尺處。
茲以雪山主峯為原點,而以南北稜及東西稜為YX軸畫出的,略歪斜的四象限,則左上及右上的第一、二象限,就是1930年代鹿野忠雄以來,斷續強調的冰斗或冰河遺跡的集中處。然而我認為大冰河時期(約8千到萬年以前)的大走冰遺跡,以台灣高山剝蝕及崩塌速率太過劇烈,儘管孑遺稀少的直接證據,個人認為沒啥意義,而認為地震、崩塌、小型堰塞湖、岩塊流動等,才是現存地形、地勢的主因,而且,如玉山圓柏、台灣冷杉等高地植物,發揮強大的錨定作用,毋寧才是現今台灣高山地形形成的主因。

因此,現今所謂冰斗地形,除了文學化的聯想之外,我實在看不出有何知識上的大意義。
以雪山主峯為原點的第一及第二象限,正是所謂冰斗最發達的區域,也是雪山溪與七家灣溪的向源侵蝕區。
§ 雪山今後最大的侵蝕部位

解說北稜角凹鞍叉路口的地層垂直地面。
我認為雪山主峯附近,今後除了山頭尋常性的裂解、崩落之外,最大的侵蝕區將發生在主峯北方約3百公尺處,雪主與北稜角(3,880公尺)之間的凹鞍。這凹鞍也是北走雪山北峯(3,703公尺)及西下翠池的叉路口。
北稜角的地層東高西低,但傾斜角很小;北稜角南側下方的凹鞍(叉路口),地層卻由水平逆轉為垂直,可見此地的擠壓力道懗人,如同品田山的高度扭曲;凹鞍南方的雪山主峯的地層傾斜角比北稜角大,可見來自南東方的推擠較猛烈。
凹鞍(叉路口)之所以成為凹鞍,正是因為原本水平的地層被擠壓成垂直地面,在外在環境壓力下,岩層裂解、崩落的速率相對加劇,因而下陷加速,逐漸凹陷。故而我認為其為雪主與北稜角之間,必為今後最大的侵蝕下陷區。
從凹鞍叉路口往翠池方向,走下約3百餘公尺路段的碎石、岩塊區,即雪山主峯至北稜角的北稜線上部岩層所掉落者,岩塊較小;之後,持續向翠池前進,則轉變為大石塊的堆積,這些大石塊是由雪山主峯向西伸出的西稜所掉落。
對角線左上半的石頭細小破裂,來自北稜角與雪主之間的凹鞍;右下半的石塊巨大,來自雪主至西稜線所崩落。
§ 翠池附近地形

翠池位於雪主西稜3,656公尺小山頭的北偏西下方,海拔約3,520公尺。3,656公尺山頭跟雪主或雪山北稜角一樣,略呈水平的地層存在山頭的上半段,以相當陡峭的岩層露頭存在,其上是零星所謂的「岩原植物」(高山植物);其下則是由上方露頭風化掉落的岩塊堆積地形。岩塊崩落若太頻繁且高度流動,則寸草不生;若稍可長時穩定,則玉山杜鵑、玉山圓柏、玉山小檗等矮灌叢,加上一些高山植物可入據;愈是長期穩定,則這些矮灌叢愈趨密閉,植被與立地條件不妨看成互為因果;若更加長期穩定,則可發展出玉山圓柏的小或大喬林木。
站在翠池畔上望,看不見3,656公尺高地的山頭,只看見3,656高地向西北方向凸出的崩積一角,那一角正好與翠池走向,呈南北一直線。
翠池內的岩塊、岩片就是從崩積角掉落的。
想像一下,很久以前有次大地震,3,656高地及其西北角將大量的岩塊傾掉下來,在翠池所在地區形成堰塞湖,且在後來,長年的淤積,加上某次大豪雨,沿著現今翠池往北流竄往下一條小溪溝,堰塞湖的積水也大多洩光,形成現今模樣。
我推測現今翠池模樣至少存在2千年以上。這是由植物的推估,但前述大地震、大崩落形成堰塞湖的年代更古老,至少應在34千年之前。
今之翠池位於古老堰塞湖最凹陷的一側,而整個翠池區,含翠池山屋等,我認為有可能在未來的大地震中潰決!畢竟這是大安溪上游雪山溪最上緣的向源侵蝕大虎口。

§ 下翠池
下翠池位於雪山主峯西稜端的翠池三叉山(3,532公尺)正北下方,如同3,656公尺高地之於翠池,而下翠池的地形更為老化,只在夏雨季可積水,但下翠池的北向山坡孕育了我所知道的,全國樹高最高的23千年或以上的玉山圓柏大喬木純林,真的是神靈聖殿。
其實從翠池往下翠池西走的山區,盡是遠古巨靈的聖殿。
雪山溪在雪主與翠池三叉山之間,由北向南仰攻挖掘的茶杯或虎口地形,張顯翠池與下翠池乃是崩積堰塞湖的地形特色,硬是要將它們說成冰河遺跡,或許只是1930年代的「時尚」罷了?!
下翠池高聳的玉山圓柏喬木。
§ 翠池區景致
最膾炙人口的翠池景觀乃「石頭水池」,加上恐龍時代的活化石玉山圓柏喬木林,而下翠池的玉山圓柏林以樹高奪冠,最高樹甚至將近30公尺,打破過往植被生態調查的平均說辭:「樹高可達12公尺」!至於樹齡,老樹應可達3千年,但極端老木,我估計可超過4千年。
自從1981年我親炙玉山圓柏以來,前20餘年我儘以所謂的自然科學、生態學在探索它們,也就是理解與瞭解;近十餘年來,稍可從悟覺及靈覺去連結它。我寫過不少它們的所謂研究報告、文學解說,但如今情濃口啞,儘是說不得的神奇。在此,只談景致。
1.      人為痕跡
翠池有管理單位設置的,太陽能山屋,以及豪華卻臭氣熏天的廁所。
翠池有全國海拔最高的小土地公祠,據說緣於山友瀕難,奇蹟似的,出現「長者」指引,逢凶化吉,故而還願立祠。
翠池畔一株玉山圓柏的樹幹上,釘有一個鋼牌十字架及「邢天正」人名。
         邢天正先生,中國人,國府據台後,19601970年代台灣登山界所謂四大天王之一,其釘牌留名的舉止於今看來固不足取,以其年代而言,我不忍苛責;另一天王即林文安先生,他們遴選台灣一百座3千公尺以上具有特色的山頭,訂出「百岳」,而後於1972125日,在羊頭山上創立「百岳俱樂部」而流行迄今。有點令人納悶的是,事隔44年,為什麼台灣山林界沒有更深層的山林文化誕生?!
翠池山屋。

全國最高的土地公小祠。

1960、1970年代登山界四大天王之一遺留下來的十字架及名牌。

2.      黃金北稜角
近年來由於雪山成為「觀光級」登山步道,既安全又舒適,路徑也不遠,可謂老少咸宜,故而人潮洶湧,連帶的,翠池山屋後方的一條斷崖稜線上,也形成黃昏賞景的熱門地帶,也就是拍攝或觀賞金黃色夕照,投射在北稜角及雪主的山體之上。遺憾的是,一些人竟然將罐頭、垃圾袋棄置該地,希望這些「無良客」自行撿回去!
黃金北稜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