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6日 星期日

【我對傳統宗教的概說】

 陳玉峯(2024.6.23

 

 

~全球幾乎每個國家、地區、民族、種族等,如果你深入瞭解其歷史進程,無不佈滿極度動盪、悲慘、血腥、不堪,相對的,我所瞭解的台灣史一樣動盪、血腥,但相對而言,依比例原則,似乎平和多了,此中,存有文化內在結構的因緣,事涉「台灣的五大價值系統」之一的隱性禪~

~我常跟學生們提醒,生活中遭遇萬般事,哪些事你選擇在乎或不在乎;計較或不計較;生氣或泰然自若,等等,所有的選擇,累積起來,便是你在那個時空存在點你的人格。整體台灣過去、現在、未來,隱隱流動、流變著同樣道理的集體國格,此一抽象的台灣文化國格,內在的奧蘊便是媽祖/王爺/觀音禪~

~我故意說:算命、占卜的預測,其準確度跟當事者的智能成反比,這只是側重在古典人本主義的正向態度。然而,從希臘神話的(Pygmalion effect(註:Pygmalion是雕刻家,他愛上了他所雕刻出來的女雕像,最後維納斯女神成全他,讓雕像活起來,如其願。可以象徵心誠則靈,代表心中有所期望,期望終將發生,無論正、反),事實上,生命、認知如同冰山,看不見的、無法「知」的部分,仿同於暗物質、暗能量,不可思議,而我安於我的未知,接納一切的可知、將知。

我也常提醒年輕人:千萬不要以你目前,預測未來。生命沒有定律(laws),而我没說的,生、死連體,沒有間斷、沒有斷層。李前總統清唱千風之歌的故事~

~何謂宗教(、信仰)?概括來說,宗教信仰核心的現象,大致上是對神秘世界的提示、啟發,而且,這些提示、啟發頻常產生超自然或無從檢驗的現象,也就是所謂的「奇蹟」或「靈驗」。宗教之所以能夠推廣、傳播,或產生社會性、集體性的行為或活動,絕大部分奠基在先驗者在此一神秘世界所經驗的奇蹟或靈驗(註:另一部分或說幾乎全部,依我個人見解,是在人類演化過程中產生的「群性(群體性)基因」,在其「表現型」中,所謂心理學上錯綜複雜的表現),因此,神秘、奇蹟、靈驗是宗教信仰形成過程中,唯一的資產、唯一的特徵,也是招攬信徒最主要的魅力之所在。台灣傳統宗教信仰的文宣、廣告等,幾乎都在不斷地宣揚這類神秘的奇蹟與靈驗。

粗魯地說,沒有「神蹟」就沒有神,但「神」要有靈驗,很大的一部分或全部,得靠人的肯定、堅信、讚美、賄賂、阿諛或恭維。

理性、真實的科學、實證主義當然否定這些神秘主義的現象或經驗,然而,理性與知識等,只是一部分的人生,當人們遇上諸多「人力無能抗拒」的困境或遭遇之際,或是身、心嚴重衰竭等,理性與知識形同破產,對宗教信仰很容易「回心轉意」,或說不再「鐵齒」。每副棺材老是贈送宗教信仰,無論躺下的人要或不要。

個人最喜歡的西方哲學家是斯賓諾沙(Baruch de Spinoza16321677),因為他遠在17世紀啟蒙了理性主義,喜歡他的「創造自然的自然;被自然所創造的自然」;「最大的善,乃是能使心靈與整個自然相聯繫的知識」(註:在個人而言,便是生態學),自然、上帝或神、心靈是同一個東西;他的論「宗教與不朽」在我1718歲時(註:我同時也愛上六組壇經》)曾經醉心不已。

我畢生對宗教信仰的態度大約從青年時代有個丕基,後來,我對佛禪是自然而然的體會,大抵是激發我產生一類「無我」的人格,去做些相對、盡可能無私的社會生活行為,而自然生界是我的信仰,不只自行安身立命,銜接從太初到未知未來,包括生前、死後的一個終極意義或依歸~

 

 

台灣傳統宗教的本質、哲學或心理依據,我在20121220日寫下的,正是台灣五大價值觀之一,台灣隱性禪的文化底蘊:

說來十分弔詭,表面上台灣宗教的雜神信仰,拜的似乎只是許多廟頂上的三尊福、祿、壽,現行俗民的宗教行為,好像也只為了神明可以回應祈求的對價關係,然而,幾乎所有的台灣子民不會承認他們只向神明索取超自然的賞賜,因為,在他們深深的心底,似乎有種深藏的,絕對抹消不掉的某種東西。他們甚至終其一生,也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遑論在世時,他們的理性、表面意識能夠知道些什麼東西!

然而,那個東西却緊緊地粘附在大多數台灣人的潛意識底層,在那窮深奧底之處,頻頻地呼喚著、却苦於所有的意識、思考作用始終無法將它轉譯出!於是,所謂的神明、神力、聖靈或種種不可思議的說辭、說法,只是理性、智性為了要將它語譯出來,所做的種種白費力氣的掙扎。

其實,答案寫在傳統台灣尋常百姓家的廳堂上。典型的客聽一進門是神桌,且不管祭拜的是何方神明,其背後頻常有幅觀音的掛圖或壁畫,右側則供奉著自家的神主牌。這正是台灣一般廟宇陳設的簡化版,不管前殿是何等主神,後殿幾乎一定是觀音佛祖,也就是千餘年來,閩南、台灣人禪門的胎記。

觀音(佛祖)是本體,前面的神明是應現,案前祭拜的子民就是要窮其所有努力,逼進、觀進人性終極底蘊的心音或來處的靈界。而神明、觀音右側的神主牌,則提醒你,慎終追遠也得追到父母生你之前的本來真面目。

這套禪門觀音法理正是台灣人心靈底層的奧蘊。然而,禪、觀音等等名相也只是個代號或象徵物:禪、佛祖、人的本心,是不能滿足於一切表層宗教的觀念、思想、意識的。台灣人信仰的觀音法理,絕不是只要求神明賜予現實的兌現或回報,而是必須將這套信仰的核心,應現於活生生的你、我、他,而作不求任何回報的大慈悲的生活,也就是無所求行或無功用行,甚至連這些也不存在。

這套禪境的底層呼喚,只是本本然然的自覺,單單純純的自在,而沒有那麼複雜的宗教義理,它可以是全球任何一種宗教,卻不受任何意識、理念、慾望或所謂心、情、意所沾黏。我在一大堆宗師、教主、大善人、大師身上看不到的,在台灣素人的平常生活行為中,卻隨時隨地在流露!

而我們之所以那麼困難、那麼無能去照見何其簡單的本然,關鍵之一在於,我們切斷了自己跟自然、土地、生界的聯緊,這條永遠的臍帶關係。現代人所謂的生態,環保、健康、自然的呼籲等等,根本的問題皆然……~陳玉峯,2012.12.20

 

 

又,我母親虔誠敬拜北港媽祖86年,如同一般台灣草根的信仰,然而,我小時候敏感到一個弔詭的現象,就是一提起家後不遠的「王爺館」,我媽通常不說話,隱約間存有某種芥蒂似的,一些鄉人也有此等現象。事隔約半個世紀之後,我在研撰興隆淨寺《蘇府王爺過程中,終於明白了!

我在書寫《蘇府王爺2013)的序文中,簡約說明了台灣傳統宗教信仰不為人知的「政教鬥爭」的沿革:

台灣人格、精神的總根源,實乃鄭氏王朝的民族精神、人倫節操,寄寓於閩南居士禪的應現媽祖信仰,以之傳承禪門法脈與社會理想。而鄭氏三代一貫想要讓台灣獨立或半獨立的努力與堅持,卻遭遇叛徒之覷破鄭氏王朝靈魂、信仰總依歸的媽祖神髓,繼而殺神、殺靈,以武力顛覆、文化懷柔,收編了媽祖信仰,讓原本反清的閩南、台灣禪徒,陷入民族、倫理、靈性、精神的大破產。更悲慘的,以建立龐多的媽祖廟,用來監控台灣人的思想管控與情治中心,並且,為打壓及消滅鄭氏王朝的意識形態,在212年統治期間,焚毀歷史、纂改歷史,醜化台灣人,無所不用其極地汙名化台灣人,另一方面,台灣菁英在陳永華假死、苦心擘劃下,放棄媽祖信仰系統,另創地下洪門組織等,藉由禪門觀音法理的宗教手法,以地下或隱性文化的應變反攻大陸,且遲至18世紀初,始褪盡幫會色彩,直接以民間宗教廟宇的王爺信仰現身。

無論媽祖信仰或王爺信仰,其法脈、法門、法理徹底是本體觀音(觀音佛祖)、應現觀音(媽祖及王爺或其他繁多神明)、三太子等,從裏到外的禪門主結構,構成台灣神廟的基調,但因處於專制強權高壓、屠殺、取締的現實之下,遂編杜系列神怪小說、故事,舖陳迷障,掩護主體之傳承。這套隱性文化的教化主旨、靈性呼喚或心理療法即「觀音法理」(陳玉峯,2012a244-344),其實踐的理想人格、精神目標或典範乃《維摩詰所說經》〈香積佛品〉的「菩薩成就八大法」:「饒益眾生而不望報;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所作功德盡以施之……」與〈菩薩行品〉的「以智慧劍,破煩惱賊,出陰界入。荷負眾生,永使解脫……少欲知足,而不捨世法,不壞威儀,而能隨俗……」,從而產生台灣的素民文化,而不論外來政權是滿清、日本軍國或白恐國府,始終實踐著無善之善、無德之德、無宗無教的無所求行、無功用行(陳玉峯,2012 ab)。

 

 

而我這篇序文的後半中文字,或可代表我對台灣傳統宗教的,情感上的見解:

台灣的每座廟宇都是地區素民的集體記憶、靈魂依歸、歷史濃縮、教化中心,撇開形制的大同小異,每個地區或境界,自有其獨特的史詩、境遇與特徵。細細品味,即可品嘗台灣人性的芬芳。

2012612日午後,我在台中市文心路與昌平路交叉口一角落,二分埔的福德祠前小坐。然後,一位年輕婦女前來,她燒香、點燭,虔誠祭拜,且口中唸唸有辭甚久,她的表情專注,向著土地公傾訴,儼然有種毫光籠罩或從她頭頂散發,然後她到金爐焚燒金紙離去;接著有位老年男子經過,他到香爐前合手膜拜、閉眼肅穆。之後,將手腕上的掛珠脫下,在香爐上繞了3圈,而後離去;廟側,樟樹下的座椅上,側睡著一個流浪漢。周遭各式車輛依循紅綠燈的節奏,劃破偌大空間的勻稱,穿梭種種漣漪且交叉震盪。而土地公的小廟自成一幅寧靜,直把車水馬龍看成一幅靜畫。

又有三、五行人,專程或路過,廟前吸取一口安寧而離去。我相信世人不時多幾分鐘面對自己與神明的那份專注與單純,世間、社會將更和諧與安詳。

走過一甲子歲月,我曾經以最青壯的年代,投入劇烈的社運抗爭,如今一樣永不退轉。後來,我的方式改變了一些,我將重點擺放在正面的教化,而不再只是恨鐵不成鋼,恨不得台灣社會一夕而可脫胎換骨;相反的,做該做的、能做的,無得無失。如今,台灣的過去、現在、未來差不多可以看得透徹,我從台灣人的正面出發。

歷來在批判台灣人的缺點時(我自己曾經也是,後來才恍然大悟;陳玉峯,2011,《興隆淨寺()1895年之前》,65-67頁。),可以說,其內容的極大比例,其實是中了清代官僚、日治軍國、國府白恐與高壓統治下,汙名化台灣人的劇毒或遺毒,特別是在宗教信仰及價值觀或人生態度面向。因為,要擊敗一個人的最佳辦法之一,是毀掉他最引以為榮、為傲、價值繫賴、靈魂信仰的那一塊中樞部位;要統治一個族群、民族、國家的最佳策略之一,是殺掉該族群等的神明、信仰的諸神,以及摧毀該族群等的集體信心、歷史榮耀、共同屬靈的依據,讓個人以迄族群等,陷入一種自卑、自貶、自賤的迷途。

而台灣人要從三、四百年的大陷阱、大流沙的漩渦中,自拔、自覺、自重、自我肯定,且流露出有節操、有格調的氛圍,而幾近完全沒有沾染此等汙名化或汙染的人,有史迄今沒幾個,至於多如牛毛的有名氣、有地位、有錢勢、有學問等等的人物,大概用手指頭、腳趾頭即可算出來,但我在民間草根行列中,卻是遍地芳草、幽蘭,到處可遇!我不是要去貶低一大票或數不清的「有什麼」的人,只是我強調、認定的這樣子的人,基本上相當於禪門的證悟者、覺者。事實上,我完全尊重、尊敬每一個人;會去貶低別人的人,本身就是沉溺的弱勢者。我要寫素人,寫四千多種綠色自生植物般的二千多萬台灣草根的有緣人,就是要彰顯我們本來如是!只消「念」一轉,任何人如是!而不在於外在的法相、妄相、假相。

這本書一貫的核心,殆即「若不回頭,誰為你救苦救難;如能轉念,何須我大慈大悲」;「誠心敬吾,無拜無妨;行為不正,百拜無用」(註:書中另行加註)!也就是自覺的強調,但自覺是無法定義、界定的靈性特徵,我只能由應現出來的人物來側寫、素描,而蘇府王爺恰好是一例證,顏秀琴女士、蔡時女士當然也是。他們絕非單獨的一個個體,你、我、他都是台灣史上交錯影響、臍帶相連的活體文化,且隨時、隨地應現與相互呼應!

 

 

以下,是我演講大綱:

〈觀音法理〉與台灣文化

─台灣傳統宗教(隱性文化)的解析

 

一、引言

1.〈昔時賢文〉……超越個人視野、經驗的必需!

2.為什麼「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反之亦然?

熱情、善良、純粹利他vs.空有慈悲個人德性,卻乏大智慧、大勇氣的社會正義

 

二、台灣文化的若干特徵或現象(傳統宗教的表象或價值觀)

1.台語文(僅指閩南語)的禪味:

走江湖;無伎倆(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vs.惠能無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無疑悟;無法度;知影、不知影(栽影);先覺;蚊子釘牛角;食苦若食補(觀音法理);袜過心;過身……

2.為何國府治台之前,台灣只有「觀音佛祖」,沒有「觀世音菩薩」?

31982.4.14李師科持槍搶劫,1982.9.23行政院通過「公務員退撫制度改革方案」(18%)1987年以降,李師科為何「成神」?為什麼蔣介石死後,現今台灣存有數十間廟宇祭拜他?1980年代為什麼是當代台灣造新神的鼎盛時代?台灣人的「造神原理」是何?(觀音法理加上封神榜)

4.「為善必昌,為善不昌,祖宗必有餘殃,殃盡必昌;

作惡必亡,作惡不亡,祖宗必有餘德,德盡必亡!」~1741舉人卓肇昌;左營城隍廟

─善判陰陽─(通情達理)「天理地理他理自理有理無理,是非判理;

恩情人情感情愛情私情絕情,陰陽通情!」

「到此分邪正,由兹辨是非。」~嘉義吳江河;城隍廟

──萬教歸一宗,袁了凡〈功過格〉

5.台灣人的生物血緣及文化「血緣」:

查晡人、查某人的來源;閩南歌謠何以多悲調?夏威夷筆者故事;台灣的「藍調文化」──歌謠、歌仔戲、月琴、哭調仔文化;1991年蔡振南的〈怨嘆人生〉、阿吉仔的悲調; 為什麼埔里出產美女?……

6.台灣政治史的最重大特徵(隱性文化的形成):

為什麼駡女人三八?

中國宋/元、明/清(外來政權與民族意識);陳永華開創隱性文化;台灣3822212505688年等,3947大政權更替頻繁(人格分裂)之下,台灣人(文化)如何維持、傳承其美好,又產生何等畸形的發展?日本人離開、KMT來台,為何是「狗走豬來」、老輩懷念日人「德政」?如果台灣「被統」,是否也將懷念KMT的「德政」?

(註)隱性文化的特徵:

1)外來專制強權統治下,被支配者的地下文化、生活文化;

2)主體性尚存,但已地下化、模糊化或者潛意識化;

3)存在於宗教或特定信仰之中;

4)被支配者的歷史、文化解釋權淪喪;

5)人地關係、自然情操及土地倫理消失。(陳玉峯,2012219253頁)

 

三、台灣傳統宗教(指在台華人而言)解析

1.台灣傳統地方官廟──城隍廟的教化

cf. 城隍廟前說反核,http://slyfchen.blogspot.tw/2013/11/12_12.html

為什麼稍具規模的城隍廟後殿是觀音佛祖?

2.「他力主義vs.自力聖道」──台灣傳統宗教本質或本體的兩大主義

他力主義:廟頂的三仙──福、祿、壽

自力聖道:「誠心敬吾,無拜無妨;

行為不正,百拜無用!」──3─100k附近鎮賢宮(王爺廟)

「若不回頭,誰為你救苦救難;

如能轉念,何須我大慈大悲!」──佛山觀音殿

cf.《蘇府王爺》120124頁)

3.從廟堂到客廳──台灣傳統宗教主結構:社區的廟宇及其簡化版的家戶廳堂

三太子──任何神明()──觀音佛祖

方法論──應現觀音──本體觀音

4.三位一體:觀音/媽祖/王爺

媽祖信仰的解構

王爺信仰的解構

 

四、觀音法理(觀音佛祖)

1.《法華經》、《楞嚴經》之三十三應現、三十二應現; n個應現,n=無限大

2.「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法華經》

「若有藥叉,樂度本倫,我於彼前,現藥叉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楞嚴經》

cf.「觀音佛祖」一文,陳玉峯,2012,《台灣素人──宗教、精神、價值與人格》244297頁。

3.台灣素民:食苦若食補的水牯牛精神……

4.無功用行:《維摩詰所說經》〈香積佛品〉的「菩薩成就八法」:「饒益眾生而不望報;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所做功德盡以施之……

〈菩薩行品〉:「以智慧劍,破煩惱賊;出陰界入,荷負眾生,永使解脫……少欲知足,而不捨世法;不壞威儀,而能隨俗」

5.母親墓碑:「行善最大的好處就是忘記了什麼叫做善!」

 

五、心靈、靈魂、個體意識、宇宙意識

1.感官認知

2.我執(自我)

3.我覺

4.意識主體(靈魂)

5.造化勢能(人心定律)

6.宇宙本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